依撒意亞50:4

吾主上主賜給了我一個受教的口舌,叫我會用言語援助疲倦的人。(依50:4)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執子之手

要求不高的話,缽仔糕並不難做。粘米粉六両、片糖四両半、紅荳大概五十粒、滾水十八両、清水六両。煲焾紅豆。用滾水把片糖溶化,另以清水開粘米粉,再將兩者攪混。把紅豆平均分於掃上油的碗小碗內,再把混合物注入小碗至八分滿,隔水蒸十五到十八分便成。中途切勿揭蓋。

不是極品,但勝在是自家製作。

史丹頓街的街檔砵仔糕也不是極品,卻勝在温馨感人。

第一次幫趁,是在中環上班那段日子,數數也快十年,午飯時間無聊至極,由置地蕩至史丹頓街。見一對老人家在推著玻璃窗木頭車在寒風下賣砵仔糕及煎堆,不怎麼發市,但二人互相關懷的情景令人感動,乃主動光顧。

嬸嬸一邊送上砵仔糕一邊說:「還熱的,快食。」多親切。以後每次在附近走動也必特意去幫趁。今日在家中蒸了砵仔糕,竟對一對老人家生掛念。願他們身體健康,好讓我們知道真有白頭諧老這回事。

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悼一碗「深色」的上海湯麵

噢,又執笠了!所指的是位於北帝街口的那間老正興。唉,能夠吃到大大碗深啡色味精湯、上鋪滿滿的一堆大白菜炒肉絲連鑊撈的上海湯麵的地方,是買少見少了!

以前一想吃上海湯麵便想起金巴利道,那可真是上海舖在尖沙咀的光輝歲月。随口數出來的有杜三珍、老正興、一品香,過兩條街又有老上海、喬家柵,總之只要在那三、兩條街之間遊走,想吃出十碗不同出品的上海湯麵,一點不難!那年頭上海湯麵已代表了「深色」湯底的粗麵,但今時今日… …

現在你約朋友上上海館子,朋友們只想起小籠包和銀絲幼麵,到得點菜時,當我對那些殷勤得過份的服務員說我想吃上海湯麵時,他們初則會以為我想吃煨麵,但當我問湯是不是黑色時,他們先是錯愕,繼而笑笑(我覺得是在是笑我)說:「是奶油上湯,當然是白色的,怎會是黑!」哼,黑的是我,遇上一個又一個在上海店工作的服務員,竟未聽過上海湯麵的湯是深色的!是我早生了,還是他們生晚了?

不怕,我還有北帝街口的這間老正興,我曾經天真地以為。

但世事多變,豈可盡如人意,當大家雀躍於北帝街的大變身,直有取代九龍城福老村道之勢時,只有我站在三角路口上那昏黃的街燈下,黯然神傷!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吃美食也吃氣氛

每當想起印度食品,除了舌头上的味蕾會自動分泌出口水,額頭亦會微微出汗,而耳際更會响起印度音樂,隱隱然覺得有一個穿金戴銀的印度舞娘在身邊跳著比咖喱更誘人的舞蹈。

不過這天我造訪的恆河咖喱屋(筲箕灣東大街東威大厦11號舖地下,電話﹕25601268)卻特色地在播放著謝安琪的「喜帖街」!坦白說,如果不是曾經幫趁過這間咖喱屋,對她的出品有信心,我一定轉頭走!這與歌及歌者無關,只因為印度餐廳要嘛不播歌,不然一定是印度歌,正如吃法國菜的地方,任你有多懐念M J,也不可能播Beat It一樣!

言歸正傳,這間咖喱屋的食物確實不錯,我點的印度烤雞沙律雖然在最後、當我已吃得飽飽了才上枱,但我與朋友們仍能一口氣把它掃光,因為實在辣得引人。另外,那碟鐵板咖喱墨魚也是我一向喜歡的,肉質肥厚,現在更推出Q版裝,即細碟及價錢平些,方便我等想吃又不敢吃太多的愛墨魚族。

此外我們也點了白咖喱汁,甚麽是白咖喱呢?其實就是腰果醬,這咖喱是不辣的,但香口惹味,以之撈飯最妙。還有香草羊也是很可口的,但「少辣」也很辣,吃不得辣的要小心。這店最精彩的是薄餅,今次我點了杏仁薄餅,伴著我當日點的食物一齊吃,吃至進入忘我境界,肥肚現形也在所不計。

但在埋單回到現實時,又聽見空氣傳來辛曉琪唱的「味道」,心頭不忿之情猶然再起!做回咖喱屋好了,為甚麼要扮茶餐廳!